河北内丘:白鹿山与扁鹊的美丽传说

2022-03-25 15:25:59  来源:
分享到:

 白鹿山白鹿仙迹图

 彰显灵气的白鹿角村对面山上一块白石,酷似神女形象

 被誉为鹿角的锦绣堂隘口

张北洼福禄寿佛山之佛陀山

酷似鹿角的鹤度岭(蒿都岭)古驿路

 古关鹤度岭

《诗·小雅·鹿鸣》云:“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殊不知,内丘竟有这么一个鹿鸣食草的地方,那便是侯家庄乡的白鹿山。

由内丘县城向西,翻越第一道山岭鹊山,即为獐獏川,也就是泜水的源头。再翻过第二道山岭摩天岭,便进入太行山脉腹心地带。在这里,山川蜿蜒,重峦叠嶂,地势酷似一只飞鹿。传说这只飞鹿是得到了医祖扁鹊的神助,而造化成一只白色的神鹿,势欲腾飞,跨跃太行之脊,万年天险鹤度岭,方能位列仙班。而白鹿为了报答扁鹊,甘作乘骑,没有飞跃,而化为了仙体躯干白鹿山。

呦呦白鹿

历史上,白鹿被称为瑞兽,色白者尤为珍稀。自古就有“至诚感物,嘉庆将至”的说法。认为白鹿经过和栖息的地方,一定会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万木茂盛,疫厉廓清。

不知是自然巧合,还是冥冥有灵,这里的风物地名竟然在《诗·小雅·鹿鸣》找到了印证。白鹿山依山造势,以白鹿角村为鹿首,酷似白鹿昂首呦呦;而鹿峪村,则好比鹿耳,能聆听天籁之音。由鹿首向西北好似长出两支鹿角,一角翘向古关鹤度岭,一角翘向古关锦绣堂。鹤度岭又名仙人台、蒿都岭,恰好对应着“呦呦鹿鸣,食野之蒿”的所在。锦绣堂又名杏峪口,“锦”“芩”谐音,巧合了“呦呦鹿鸣,食野之芩”的所在。这里原本有个白草坪村,恰处鹿尾,因以为坪。“坪”“苹”音同,实乃白鹿食草之坪野,“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的所在。北部鹿颈处,由鹿角挑起处的张北洼一带,奇峰林立,山形酷似福、禄、寿、佛,“鹿”“禄”谐音,实乃白鹿造化。至于白塔村,巧处鹿脊之腹,人们为纪念白鹿栖息,在山头上建造了白塔,山前立庄,取名白塔。山后侯家庄,亦借“鹿”“禄”谐音,寄寓侯爵薪俸,而选取“侯”字村名。还有,鹤度岭下,有个招乜村,两柱奇峰尤似白鹿飞奔刨地之势,联系南部邢台县的白乜掌村(分前白乜掌、后白乜掌),不难发现这都是鹿掌之印,因以为名“乜”。这并非传奇,恰恰说明《诗·小雅·鹿鸣》当为白鹿山而作。

白鹿山因为白鹿而留下诸多风物和地名,巧妙地对应着《诗·小雅·鹿鸣》的三章句首:“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首先,《诗·小雅·鹿鸣》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与白草坪的来历神奇地对应。《毛传》有“鹿得苹呦呦然鸣而相呼”;三国魏曹丕的《短歌行》有“呦呦游鹿,衔草鸣麑”的咏叹。这便是鹿在坪野食草时呦呦欢鸣,悠然自得的场景。相传,白草坪的山上有一块很平坦的地方,上面长着“白草”,因而取名“白草坪”。白草多生于海拔800—4600米山坡和较干燥之处,为优良牧草,茎叶柔软,可食性高,白鹿自然喜食。更为神奇的是,鹿的毛色尚未全白时,其尾泛白而平坦,这正好是白鹿山鹿尾的形象印记。

其次,《诗·小雅·鹿鸣》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与蒿都岭古关地名十分吻合。据《故关志》载:“鹤度岭口,有月牙城,长50丈,高2丈5尺,城有楼,城门有勒石曰:‘鹤度仙踪’。”鹤度岭石城建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因山高入云、陡峭险峻、惟鹤可度而得名,是真保镇龙泉关路长城扼守由山西昔阳县通往冀南平原的重要关隘,古称仙人台、蒿都岭。其“蒿”便是取意“食野之蒿”。虽然蒿都岭山高入云、陡峭险峻、惟鹤可度,但在山顶古关的位置为一平坦的台地,好似空中草甸,蒿草遍野。正是白鹿呦呦欢鸣,悠然自得的啃食蒿草的真实写照。另外,古关北边有一片土质肥沃的地方,长满山韭菜,传说是“张果老韭菜地”。张果老为八仙之一,因此,蒿都岭又叫仙人台。白鹿在此食草欢鸣,充分彰显了仙灵之气。

再就是,《诗·小雅·鹿鸣》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芩”与古关锦绣堂非常巧合对应。锦绣堂又名杏峪口,由杏峪村沿驿路攀上关口,就会发现,古关所在的位置也是一片平坦的凹地。沿岭向南可达蒿都岭关城,两边野草茂盛,可谓天然牧场。芩在《毛诗》中引说为“蒿也”。白鹿在此食草欢鸣,自是飘飘欲仙,悠然自得。

既然白鹿能在白草坪、蒿都岭、锦绣堂欢鸣食草,自然也得有个栖息之所。据传,白鹿就栖息在白塔村的九龙岗,这里为啥叫九龙岗,概因白鹿栖息之地,定会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万木茂盛,疫厉廓清。其实,由于白鹿栖息在九龙岗,人们视为白鹿显灵所致。山岗化为九龙,在南岗首建造九龙圣母庙,请来龙王显泽。这里的九龙圣母应为有懿济圣母,懿济圣母显泽大王庙,被老百姓习惯说成是龙王庙。懿济圣母为古代部落联盟首领枢姑氏之女,称懿济夫人,因有柔懿之德,殁后封神。其弟侯能兴云致雨,润泽生民,所以被老百姓敬为求雨之神。宋代时加封号懿济圣母、显泽侯神。传说九龙圣母庙为唐代所建,庙后建立白塔,祈求风调雨顺。说武则天时期,一位村姑生下九子,视为九龙。当武则天听到这生育九龙的事后,深有感触,便加封村姑为九龙圣母。因山前村庄巧处鹿脊之腹,温暖之乡,而取名白塔。山后侯家庄一名也有来头,乃借喻“鹿衔灵芝”,“鹿”“禄”谐音,有“禄显灵至”之意,寄寓侯爵薪俸,而选取“侯”字作村名。1950年,于该村发现一口大古钟,上铸有醒目的“侯”字,可见一斑。

至于白鹿角和鹿峪的村名来历更为直接,皆与白鹿相关,立庄时间也可以推到千年前的唐代。相传,晚唐僖宗年间,皇帝昏庸无道,听信宦官之言,整天吃喝玩乐。一位娘娘得了一种怪病,张榜求治。后有一方游人道士揭榜施治,下一剂药方,要用白鹿血为药引。白鹿乃稀世之物,到哪里寻找?当了解到天后武则天曾在白鹿山敕封九龙圣母之地有白鹿栖息,皇帝立即下旨到满山寻找。最后在白鹿山九龙岗发现了白鹿,开始追杀。白鹿先跑到鹿峪,然后一直追赶到白鹿角一带,最后,只打得一支鹿角。结果用此鹿角还真的治愈了这位娘娘的怪病,因此,把白鹿跑过的地方起名叫鹿峪,打到鹿角的地方叫做了白鹿角。射杀白鹿本为不善之举,所以唐僖宗不能称其为好皇帝,得“暴疾”,27岁英年早逝。从此,唐朝逐渐走向衰亡。《太平御览》有记:“鹿寿千岁,满五百岁则其色白”。白鹿在此栖息修炼千年,所以毛色更加雪白,才得到皇室垂涎。

白鹿代表吉祥,尤其鹿颈处,好似由鹿角挑起了几座突兀的奇峰,鬼斧神工,形象酷似倒挂蝙蝠,钱柜,寿符,佛陀,寄寓福、禄、寿、佛,充满祥瑞。

扁鹊神助

关于白鹿山白鹿的美丽传说,要从扁鹊说起。

内丘的山因为扁鹊而灵性,自东向西不断隆起,有蓬山、鹊山、摩天岭、鹤度岭等,统称为蓬鹊山,也简称蓬山。蓬鹊山多鹿,相传,蓬鹊山的珍贵药草多生长在高峰绝壁之上,扁鹊依赖白鹿,采得众多珍奇药草,用以救治百姓。人们在感念扁鹊的同时,不忘对白鹿的怀念,因此也留下那么多有关鹿的风物和地名传说。蓬鹊山多鹿,还有鹊山之阴的獐獏,就是因两种动物獐和獏组成的村庄。其实,獐原本属于鹿科,也是小型鹿类。

春秋战国时期,扁鹊作为一位神医,白鹿山是他封土中的一部分。据传,白鹿修道成仙是得到了扁鹊的神助。古代,鹿被称为瑞兽,生活在山林中,吃的都是灵芝珍草,故而仙气十足。其中白鹿还是许多名人和神仙的坐骑,像姜子牙和老子都以白鹿为坐骑,南极仙翁的坐骑也是白鹿。汉代刘向在《列仙传》中说:“鹿一千年为苍鹿,又百年化为白鹿,又五百年化为玄鹿。”东晋葛洪撰《抱朴子》记载:“鹿寿千岁,满五百岁则色白。”而在内丘,扁鹊羽化成仙后,白鹿便与山川融合,化为奇景仙迹,甘愿成为扁鹊的坐骑。

扁鹊原名秦越人,少年时期从齐国的鄚州来到晋国赵地的中丘,拜长桑君为师,学习医道,在山中采药。一天,扁鹊发现一只受伤的小鹿,处于仁者之心,为其精心包扎施治。不想小鹿极通灵性,痊愈后为报答扁鹊救治之恩,经常口衔灵芝珍草丢在他修身的洞府门前。扁鹊原本医道修身,仙缘之人,早已料到这是那只雄鹿所为,也不加理会。只是把一些九蒸九晒的黄精放到门口以作回报。雄鹿得到黄精食用,感激万分,更加殷勤。一来二去,十多年过去了,小鹿渐渐长成大鹿,体格雄壮。由于雄鹿得到了扁鹊所赐的黄精滋养,经过十多年不断羽化,更加灵性。要知道,这九蒸九晒的黄精号称“仙人粮”,那可是道家养生之珍品。有道是:“黄精又名仙人粮,味甘性平治劳伤;补中益气乌须发,填精益髓润五脏;驻颜辟谷九蒸晒,轻身延年寒暑当;服食百日下三尸,彭质矫居一扫光;每日五片不间断,服之十年登仙乡。”

再说扁鹊,在长桑君的教诲下,医术终于学有所成,再经过饮以石盆山巅“上池”之水,成就了神医。扁鹊修成神医,自然是得到了众多灵性神物的协助。除了这只雄鹿衔草相助外,还有扁鹊洞府之上的灵鹊。灵鹊也就是上池东北天台山山巅的石鹊,俗称石老鸹。这是一个向东高竦,势欲飞腾而起的小山头,石质黝黑,酷似一只翩翩欲飞的喜鹊。传说,就是这只石鹊,经常从上池为扁鹊衔水喝,帮助扁鹊学医修道,而且有古诗为证。唐代著名诗人于鹄在《秦越人洞中咏》中颂道:“扁鹊得仙处,传是西南峰。”该诗有力说明了司马迁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的记载,“扁鹊者……姓秦氏,名越人……在赵者名扁鹊”,即扁鹊得缘于“上池”和“石鹊”两个仙迹的史实,“上池”的地标位置正好处于“石鹊”的西南峰。扁鹊得仙,也就是他的成名,因此人们把秦越人尊称为“扁鹊”。把扁鹊尊为翩翩飞舞的喜鹊,是寄寓着为人们带来祥瑞,也就是《禽经》所说的“灵鹊兆喜”之意。

扁鹊成名后,行医咸阳,遭到了秦太医李醯妒忌杀害,蓬鹊山赵人不远千里,抱回扁鹊头颅,葬于鹊山下,改叫村名“神头”,修冢建祠,世代奉祀。雄鹿也跑到咸阳,托上扁鹊的仙体回到鹊山,一同羽化登仙。从此毛色化白,成就白鹿。

由于扁鹊是仙人之躯,登仙不费周折。而白鹿就不同了,终究是瑞兽,需要经过三次飞跃,一跃鹊山,二跃摩天岭,三跃蒿都岭。谁知在他羽化登仙的时候,首先飞跃了鹊山,然后飞跃了摩天岭,但在飞跃太行屋脊蒿都时,由于山岭十分陡峭,“岭最高,唯鹤可度,故名”(《方舆纪要》)。不料想,一个蹬空,没能飞跃,落在了摩天岭与蒿都岭之间,只好在此继续修炼,化为仙体躯干白鹿山。其实,白鹿没有飞跃蒿都岭,还有另外的原因。说是为了报答扁鹊,甘愿留下来让扁鹊乘骑的。扁鹊成仙后,缺少坐骑,白鹿离不开扁鹊,放弃了登仙的机会。像鹿衔灵芝在民间就有报救命之恩的传说,喻义劝人向善、知恩图报。因此,在鹊山之西形成了自然风貌白鹿山,流传下来很多故事传说。

更为巧合的是白鹿山西南有个招乜村,白鹿山东南的邢台县宋家庄乡有两个村庄,即前白乜掌和后白乜掌。因为招乜的双楼山和白乜掌的川地都好似鹿掌,传说当年白鹿飞跃鹤度岭时,留下的“乜”形掌印,故前两掌取名招乜(掌),用力刨掌的意思,后两掌取名白乜掌,用力蹬出来之意

白鹿山优越的自然风貌赋予了诸多美丽的传说,造就了深厚的人文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且留下了众多的风物和地名仙迹。

马聚林李恒坤 文/图

(责编:xw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