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四川一个少数民族村民求助称,自己家现在有
11口人,租住县城40平的房子,属于特别贫困家庭。
多年来求助相关部门没有得到解决,希望通过媒体
报道此事,能够引起相关部门各级领导重视,尽快
解决居住问题。
以下是村民勒勒铁里的个人叙述:
我叫勒勒铁里(身份证号:5134341979050
78153)
住址:四川省越西县五里箐乡马扎村
4组1号。
目前,我一家9口人(夫妻二人
及7个男孩),现在大儿子结婚又生了孩子,
全家人增至11人,租住在越西县城
40平左右简易房内。孩子上学放假回来,
或者打工回来时,家里直接住不下。
贫困村民勒勒铁里家庭成员介绍
户主,勒勒铁里,男,1979年出生,文盲。
妻子,阿说阿几木,女,1978年出生,文盲,务农、带小孩。
长子,勒勒衣坡,男,2000年出生,初中毕业。
长子妻子,阿说五支,女 2003年出生,小学毕业。
长子孩子,李奕安,男,2023年出生,幼儿。
次子,勒勒布哈,男,2003年出生,初中毕业。
三子,勒勒石古,男,2005年出生,初中毕业。
四子,勒勒石真,男,2006年出生,初中毕业。
五子,勒勒依古木,男,2008年出生,读初中。
六子,勒勒石布,男,2011年出生,读初中。
七子,李杰,男,2014年出生,读小学。
以上是勒勒铁里家庭成员简单介绍,一家人目前租住在40平方左右的房子里
十分贫困,不方便。
根据国家扶贫政策,请政府重视关注这一家人,尽快给与扶贫方案,尽快解决此家庭的实际困难。
20年前,国家某军区基地承建,将我的
宅基地占用,获得补偿款12000元左右。
后在村里盖房用掉5000左右。部分补偿款
又在本村买了土地,种植土豆等农作物。
几年后,为了方便孩子上学,便来到县城
租住。因在县城开支较大,将在村里新建的房
屋卖掉,再靠在县城打工,支撑县城孩子上学及日常生活
,食物提供基本靠自己种植。
随着时间推移,孩子们逐渐长大。从2023
年开始,我便找村书记协商盖房一事,至今
没有落实下来,我心急如焚。
前一任书记吉尔木衣答应我,让我找到
地基可以根据国家政策帮我盖房。现任书记
莫洛木果称,有危房可以盖,没有危房就
没法满足我的要求。
这就是我目前遇到的困难,请求相关部门
各级领导关注此事,能够帮助我度过难关,早日有
房子居住。
此事,造成我与家人生活无法正常运转,思想
压力巨大。
目前,北京相关部门已经介入,各大媒体
也在关注此事的进展。百姓的小事就是大事的
开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解决好百姓小事,
更能提现政府一丝不苟做事风格,更能得到
老百姓的认可。
恳求各级政府相关领导,根据国家政策,
结合我的实际贫困情况,尽快落实到位。
精准扶贫三大政策
精准扶贫三大政策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产业扶贫
产业扶贫是通过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具体措施包括:
1.1 种植业:鼓励贫困户通过发展新品种、新模式创新增收,调整种植结构以脱贫,每户可一次性获得补贴2000元。
1.2 养殖业:支持贫困户新发展或扩大养殖规模,增收脱贫的每户一次性补贴3000元;发展特色种养殖业的,每户一次性补贴4000元。
1.3 加工及服务业:贫困户开办小型加工厂或小商店等服务项目增收脱贫的,每户可获得一次性补贴3000元。
1.4 旅游业:围绕景区开发旅游产品,如休闲采摘、农家乐等,增收脱贫的每户一次性补贴5000元。
1.5 电商: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特色农产品,创收达1万元以上增收脱贫的,一次性补贴网费3000元。
(2) 教育扶贫
教育扶贫旨在提升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具体措施包括:
2.1 对建档立卡的学前教育贫困幼儿,每生每年补助生活费1000元。
2.2 对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中学生,按每生每年2500元的资助标准发放国家助学金,以减轻其经济负担,保障其接受教育的权利。
(3) 易地扶贫搬迁
易地扶贫搬迁是针对生活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地区的贫困人口,通过搬迁到条件较好的地方,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实现脱贫。这一政策确保了搬迁后的居民在医疗、教育、交通等方面都能得到提升,并为其提供相应的工作机会,以维持家庭收入。
这些政策体现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第二条中“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原则,以及与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要求。同时,各级人民政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二十九条,采取措施帮助贫困地区进行经济开发,改善经济发展条件,这也是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法律基础。
诉求:
根据国家政策,在越城镇新村村购买宅
基地,政府能帮助我盖房。